攝影文章
       

 

從10位〝攝影家〞談台灣攝影的新場域

 

 

周 文

台北攝影 #529期

〈從10位〝攝影家〞談台灣攝影的新場域〉

                                                                                               撰文◎周  文

 

壹、前言

 

    台灣攝影的發展有其延續性和獨有特色。雖然不是我們自己原創藝術,但歷經攝影前輩們辛勤的努力,已開拓出獨特的藝術內涵。隨著藝術理論和攝影科技的進步,攝影觀念及風格也漸漸改變,攝影家應用各種方式的表達,以期突破舊有框架,嘗試將攝影做一新的詮釋說明。當然,這些新詮釋必須受到質詢的過程,或甚至被人們質疑。為什麼攝影能如此表達?我們能夠接受嗎?是否已超出我們對攝影的認識。這些問題攝影家也許能回答,也許認為不需做太多的說明,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和紛爭。其實,爭執什麼是攝影?此問題只會造成更多的模糊、更多的尖銳對立,對於攝影本身來說幫助不大,如果從另角度說這些新詮釋,不但無阻礙攝影的理路,可能也是增加其多元多樣的風格。

    這裡的論述,不詮釋什麼是攝影的問題,希望將問題放在說明新表達風格的領域,試著將攝影者及作品意涵,以筆者所感受和瞭解的程度,做一可能解釋,如有不適當之處,那表示筆者自己的學識不夠,所有錯誤應該自己承擔。於此,先行說明為何選擇這10位攝影家,其選擇重點是什麼?這些都是需說明的。首先,選擇攝影家的重點在於曾有舉辦攝影展、作品以主題系列表現及強烈主導觀念的呈現。當然,除選擇的10位攝影家之外,會忽視很多攝影家及精采作品,但因認識和素養有限,另則是在於作主題敘述,所以必須如此安排。其次,藉由作品的表達說明和傳統攝影之間的差異,詮釋新領域的攝影。再次,嘗試作一結合的工作,或許不很成熟,但總算是一種說明。

    台灣從事新攝影的攝影家,游本寬、張乾琦、李小鏡、蔣載榮、郭英聲、姚瑞中、張美陵、章光和、黃子欽、陳順築等10位攝影家,我們應該不會陌生。他們有自己發展的路線,對於攝影都有些詮釋說明,雖很多方面不相同,但他們共同點在於脫離傳統攝影的表達方式,不再只是單張呈現或只以鏡頭取像,才算是攝影作品,擴充解釋攝影,攝影和非攝影交錯重疊的關係,往往使我們產生一定的錯覺,會有誤解卻是跳躍的思考,解放攝影或局限攝影?見仁見智的看法,終究是攝影踏前一腳步。這步沒有對錯,只有前後,承續及創新令人憂慮又令人喜悅,憂喜相半,正是往前的動源,不會停滯靜止失掉攝影的本質。

    對於新事物的詮釋說明,常會遭遇不知所云或了無新意的批評。其實,我們必須接受所有可能的說明,才能明確判斷事物。片面的批判,不但無法使事物清晰明白,甚至更混濁不清,顯露自己的執著和無知,對於學術研究並沒很大的助益。本文為了方便說明,採用二分法,依其作品表現將10位攝影家分成二部份,生命現象的詮釋和主體透視場域。這種分法可說是很粗略、主觀,但討論就須有討論的方式,我們才可進行議題的解析說明。

 

貳、生命現象的詮釋

 

    我們對生命的思考,可能會因生活環境、學術素養、宗教感情及科學技術,而有所差異。每個人皆是其生存環節組構的生命現象,即是說生存的種種事實總合,就是生命(生命現象)。有許多藝術家很喜歡以此為作品主題,或表達自己對於生命的看法。攝影家也不例外,甚至在這表達佔有很大的優勢,因為攝影的寫實性,能真實的展現出來。10位攝影家中,游本寬、張乾琦、李小鏡、蔣載榮、黃子欽,他們的作品和創作理念,可分類在「生命現象的詮釋」。另5位郭英聲、姚瑞中、張美陵、章光和、陳順築依其作品理念則分類於「主體透視場域」。這裡先依此分類進行介紹和討論1。

    游本寬,現任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專任副教授,美國俄亥俄大學美術攝影碩士及藝術教育碩士,曾策展「影像空間」展覽。1981年首次參加聯展「光影流連」(台北來來藝廊)。1984年於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舉辦第一次個展「游本寬首次攝影個展」,是一位從事攝影多年,且有豐富展覽經驗的攝影家。郭力昕〈「台灣新郎」在美國-兼談游本寬近年的影像創作〉文章提到:「在《台灣新郎》之前,以文化議題為創作內容的作品裡,我認為游本寬最精采的系列,是1986年開始陸續採集影像材料,但在2001年底才集結城冊並推出展覽的《真假之間》……如此密集而準確的針對台灣社會視覺空間裡的這些極其荒繆、超現實的影像組合,進行地毯式的,有著文化人類學意義的影像符號蒐集」2。台灣社會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人、事、物,而這些正是組合我們社會的骨架,如果抽離此元素,可能只看到一些沒有生機的岩塊溶物。游本寬採集的圖像裡,每張作品有其獨立意象,卻又是相互串聯,神像、恐龍、銅像、動物像,無相干的矛盾群體,浮現生活故事性的偶然,虛幻無奈構成真實,如何切割真假?閱讀這本攝影輯,有如挑燈夜讀曹雪芹的紅樓夢感覺,只是一部為文字作品,一部則是影像集。真真假假何時了!一切是假,一切又是真。交錯的現象,就是我們生命的如此。

以專業攝影的眼光審查這本攝影冊,雖有專家攝影的技法,內容卻是一般家庭攝影的圖像,所謂非攝影內容,達不到專業水平。此是新攝影的表現方式,最容易受到的批評。傳統攝影的表現構圖,剎那!跳躍!直接!而不是冗長接續的暫停格。游本寬:「《真假之間》也扮演藝術幻象的源頭。照片中,對象和所處環境間的驚艷,往往使得觀者潛意識的想把它們從真實環境中給抽離而出,因此,《真假之間》除了彰顯圖象上的〝小刺點〞或個人文化中的大心痛之外,那種讓人在真假之間踱步的心境,又是另一種超現實的盈溢。」3對於現實生活的感受,有時生活在其間不知冷暖,或許大驚小怪,於不合理中而理所當然。游本寬的創作領域很廣,除《真假之間》外,另有《法國椅子在台灣》、《台灣新郎》系列作品。

    張乾琦,東吳大學畢業後,到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就讀,獲得教育碩士學位。曾任職西雅圖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攝影記者。1995年獲得提名加入馬格蘭攝影通訊社,2001年成為終身會員。1999年台灣省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因計畫成立主題館,典藏其作品數件。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高千惠觀察其作品說:「個體與體制之間,相繫於一條無形的命運之鍊,無論再東方或西方,這種時代的現實,一直具有閱讀上的戲劇化張力」。這段話在說明張乾琦有關龍發堂精神病患的紀錄報導,面對700多名的精神病患,及被迫交出底片的壓力,他還是完成此系列作品(台北市立美術館、2001年「鍊-張乾琦攝影展」)。複雜多變的社會人文現象,是他主要創作的動源。主題館的資料表上,其創作理念,就簡單幾字寫著:「Photography is not only part of my life;it`s a way of life」4。透過攝影的呈現,社會現象顯現在創作中,作品不但極有層次構圖,而內容卻令人深深所思。1990年獲選美國年度大專院校傑出攝影家首獎,爾後陸續得到20多項專業攝影的獎項,報導攝影的尤金·史密斯獎(W·Eugene Smith Award)特別頒發「人道攝影獎」,除肯定張乾琦的攝影藝術外,也讚揚他的人道精神。一位攝影家能以敏銳的眼光觀看人、事、物,注意到四周所發生的事實,用鏡頭紀錄下來,這是報導攝影的特性。張乾琦的作品報導性非常強烈,但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脫離新聞性的框架。閱讀其作品就如一篇長詩,每張作品有自己的表達,相互間卻又連繫著關係。主題系列的應用相當突出,此是他創作的獨特之處。攝影主題,單張作品只要掌握當下的剎那,長卷式的創作,則須考慮整體的組合關係,另也須注意到單張的表現,如過於注重單獨作品,可能會影響全體的組構表現,相對的,過於強調整體,則會輕忽單獨的表達方式,掌握的分際需相當成熟,才可有精采創作。

    李小鏡,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美深造,於費城藝術學院主修電影和攝影。1972年畢業獲得碩士學位,留在紐約繼續創作生涯,但初期的發展並不很順利。1976年開始以攝影顧問在2010廣告公司服務,進入競爭激烈的紐約商業攝影圈,訓練出李小鏡日後對於光線、色彩及構圖高度的要求標準。1976年獲得美國美術設計協會AIGA獎、1977年ANDI獎、1981年CEBA獎。將攝影技巧應用在藝術工作上,李小鏡沉浸於此有相當時日,在目標達成後,他又嘗試突破,繼續對自己無情的挑戰及質疑。這種反省精神,是很多藝術家所欠缺,成名後的名家常自以為是,無論觀念或作品漸漸固定下來,變化對他來說有些不可能,能夠省思的藝術家並不多見。1992年李小鏡買下首部麥金塔電腦,應用photshop軟體從事數位的創作。這裡的轉折,也是他重要的選擇,將攝影解放成為一種高度可變性媒材。除在創作媒材的使用,觀念上回歸到傳統文化,借用輪迴、傳奇、神話等素材,新的攝影影像出現,也宣告李小鏡新創作虛擬誕生5。

    作品的創新不是模仿,其可貴之處在於觀念及媒材的變動,結果有可能是失敗,或沒人可以接受如此的改變,創作者本身不但需要有自己的涵養,而且可以轉化成為新的創作意念,呈現出不同的作品面貌。從無到有的創新已是很困難,但從有的創新,也是很難改變,因為會受到相當的牽引作用,沒法跳出舊有框架,創新成為不可能或只是一假象的幻影。李小鏡以傳統故事作為創作的題材,並將人物變形,成為其作品的特色,雖是創新的技法,仍延續著傳統理念,從回歸傳統的創新,給人一種安定的認識,卻有轉換時空的迷惑。

    蔣載榮,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留學美國獲得紐約州羅徹斯特理工大學美術碩士。現任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專任教授。1990年柯達公司推薦為台灣10大專業攝影家之一。他自己表示17歲那年迷上攝影活動,尤其寫實報導這塊領域。但歷經一位老婦人的憤怒眼神,使他覺醒攝影不只是報導?一張照片對於實際人生影響不大,隨後漸漸轉向創作的觀點。1984—87年到美國RIT攝影藝術研究所攻讀攝影,確定他所擅長的準確性攝影,走向山林景物,不再是事物意象的糾纏。返台後,嘗試將中國〝禪〞的意境溶入自己攝影,以期突破風景攝影的架框。受到攝影辨証思潮的影響,藉由真實存在的剎那和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表達出作者本身超現實的詮釋及顛覆理念6。

    台灣當代攝影的特色,就在於〝攝影詮釋〞,無論是真實虛假、創造顛覆、存在非存在,攝影的解讀已是創造作品主要表達元素。由此來說,攝影媒材的跳躍,並不是否定而是一新的可能。攝影主題回歸創作者,彰顯強烈的主導意志。2007年3月,蔣載榮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台灣橫著看-真實的假象」攝影個展(紅色、動物、真實與虛幻、城市符碼等四系列)。〝真實的假象〞這句充滿著弔詭的語言,作品以黑白背景,突顯色彩主題。直接將觀賞者眼光焦點,擺放於此色塊之上。但色彩的集中,卻又使黑白背景異常生動,視覺交互的衝擊,造成漩渦式環節。作者對於此展覽表示說,這些作品都在台灣各地取景拍攝,而且使用德國Noblex全景照相機以水平橫向取景,沒有一張直幅的照片;另即藉此暗諷國內學者把台灣地圖橫列的自戀與自欺。〝真實的假象〞這副標題在表達試圖利用攝影的「紀實」特質,凸顯我們面對的正是一個混沌、虛幻、矛盾、荒誕與充滿荒繆劇情的世界7。

    從終極無限直接回歸到當前近呎,變化的快速,很少人能立即承受反應,更多的是,迷失在自己主體性格,成為一群冷漠的旁觀者,豐澤的生命漸漸乾枯,真善美的永恆,即是人們調侃對象,玩弄、欺騙替代真摯、誠實,人們生活在空殼的美好世界,宗教、道德、哲學、藝術都被氾濫化,為了達到某些個人的私利,不惜歪曲真理的事實,所有能自圓其說的道理,就是對的。難道我們已無法分明是非真假?活在虛無飄邈中,大家得了軟骨病,隨風蕩漾,見似以柔克剛,其實老早就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病態社會。在此環境之下,會有兩種力量相與抗衡,一是順勢生存的理性,另一則是奮起抗爭的反理性,這兩種力須依時間和空間的不同,才能判準何正何反,正反不是絕對的,且無道德因素,較具積極和消極的意思層面,我們知道反動的力量,必須淋漓盡致痛快的一擊,時間拖得越長,就漸轉化為理性的力量,牽動太多環節,考慮的角度即會增加,使腳步沉重漫長,由自信而自負,而自悲。無所謂的日子,卻存在許多值得我們找尋的問題。

    對於蔣載榮的作品,劉思量:「載榮作品的簡約,與他從黑白攝影出發有關,結合他具有工程的背景,在精準的快門下,閃現初簡約靈動的特質……」8。

    莊靈:「蔣載榮的作品對畫面中的空間位置,無不安排得井然有序,表現得既乾淨又理性,這是傳統攝影深厚根底的充分展現……」9。雖然其作品曾引起攝影非攝影的爭論,但攝影家對其作品仍有相當的肯定,我們或許可從「是否攝影?」跳躍到「攝影的可能?」這層次問題。意思即是說,攝影新領域存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嘗試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不要排斥任何的表達。

    黃子欽,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工藝系畢業。曾獲台北國際攝影節新人獎首獎。作品表現深具裝飾風格,展覽特色在於觀察社會現象和作者親身經驗,所作的描述詮釋。我們嘗試以〝迪化街二段386號〞、〝記憶標本1998-2006黃子欽的影像裝置展〞、〝【流浪教室】黃子欽裝置個展〞三項展覽陳述作者創作理念的發展歷程。

    〝迪化街二段386號〞此作品在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大同新世界主題展展出(羅秀芝協同策展)。作者的作品導讀「我不是去重新挖掘……藉由藝術將生命的氣息灌注已然頹廢的屋宇,利用影像與符號汗斑斕的陽光,將塵封已久的迪化街二段386號的生活浮世繪宛然重現……回憶是人類的稟賦也是特權,潛入記憶深處的則通常是那些最不起眼的平凡日子裡的浮生片刻,這些記憶的生活畫片,卻是生命裡重要的支撐」10。最近很多展覽流行在舊有屋舍或倉庫舉行,除了場地利用,另也有重新詮釋的意味。老地方的老故事雖曾經發生,以往事物卻已消失,只憑著我們的記憶,重新註解敘述,有些增減,也會產生偏失的己見,但新媒介就是新生命的展現,讓舊有物的存在會有許多留念和新的回憶。作品利用圖像併貼與影像裝置手法,也包裹廢棄屋舍實際建構出歷史舊屋。

    〝記憶標本1998-2006黃子欽的影像裝置展〞,2006年8月在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舉辦的展覽。「子欽的作品,表達的是觀照記憶的方法。凡是觀照,我們總是彷彿與那個東西無關,彷彿隔著一段距離看著我們的喜怒哀樂。那個距離,既是透明的,又是固體的。好像某些感官可以穿透,但實質的身體卻永遠隔在彼岸。因為這樣,所以一切只能觀看。所以,子欽要把一個個看似實質的影像,用一個個固體的透明物,包裹起來,彷彿是把記憶作成標本。他讓作品成為一種觀看,也讓所有看他的作品的人,進入一種觀看的狀態……」11。

    前所列出的5位攝影家,他們對於攝影的詮釋已經不同於傳統攝影,換句話說,影像的可能領域被更加進一步探討,其形式跳過框架拘束,及攝影敘述的意函。透過鏡頭顯現的生命種種,無論如何形式都是表達作者理念的方法,游本寬、張乾琦、李小鏡、蔣載榮、黃子欽等5人,對於攝影表達不同的敘述方式,但他們在生命的思考中,卻有相當深層的反思。「人總是活在虛無之中」,這句存在主義者的語言,帶給我們一種焦慮不安的感覺,「虛無」意思是說存在的缺乏或不足,和道家的「無」及佛家的「空」,字詞雖有些類似,卻含攝相當不同的意境。現代人面對虛無時,發現生命竟然如此的脫序,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追問自己是什麼?反轉本質決定存在的傳統思想,必須存在才有本質可言。強烈的自我意識,拉下神聖的本位而肯定自己,雖是一件好事,但接續來的,只是一些無依無靠的殘酷現實。從終極無限直接回歸到當前近呎,變化的快速,很少人能立即承受反應,更多的是,迷失在自己主體性格,成為一群冷漠的旁觀者,豐澤的生命漸漸乾枯,真善美的永恆,即是人們調侃對象,玩弄、欺騙替代真摯、誠實,人們生活在空殼的美好世界,宗教、道德、哲學、藝術都被氾濫化,為了達到某些個人的私利,不惜歪曲真理的事實,所有能自圓其說的道理,就是對的。我們已無法分明是非真假?活在虛無飄邈中,大家得了軟骨病,隨風蕩漾,見似以柔克剛,其實老早就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病態社會。在此環境之下,會有兩種力量相與抗衡,一是順勢生存的理性,另一則是奮起抗爭的反理性,這兩種力須依時間和空間的不同,才能判準何正何反,正反不是絕對的,且無道德因素,較具積極和消極的意思層面,我們知道反動的力量,必須淋漓盡致痛快的一擊,時間拖得越長,就漸轉化為理性的力量,牽動太多環節,考慮的角度即會增加,使腳步沉重漫長,由自信而自負,而自悲。

 

參、主體透視的意念

 

    沒有主體,存在就沒有意義。近年來大家講求主體性,但追問什麼是主體?相信很多人無法清楚回答此類問題。〝主體的〞說法,可以反面的客體來顯現主體,及不論客體事實,以主體的感受為切確根據13。這裡所說的主體透視意念即是如此意涵。張美陵、郭英聲、姚瑞中、章光和、陳順築等5人,可以清楚見到主體元素,是他們作品共同的特徵。當然,我們可考慮其他創作者,也具有自己的主體意識,但選擇這5位攝影家,則在於他們作品中,能看出較強烈的主體形態,作品的表達並沒有景色、人物、故事,只是某些意識形態的表達。

    張美陵,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純藝術碩士,主修攝影創作。1993年創作〝士兵〞系列作品,提及創作理念「此作品的背景為1988年的台北後火車站,這地方現在已經拆除。後火車站為許多台北人的共同記憶,它建造於日據時代,我用同一張底片,製造出30張不同的照片,充分利用暗房程序中的藥水變化、底片反轉等過程,在重複同一影像時,製造出差異性,就像是我們對於歷史過去所發生的事,因時間久遠不再記憶,或者,只能在重複回想時,獲得模糊的記憶,或將記憶置換成不同內容」14。2001年〝母豬向前行〞,她簡單的說:「這是我在屏東內埔拍攝的。豬很聰明,我用閃光燈拍牠們的臉,惹得牠們不高興,就乾脆『轉頭走人』把屁股朝著我。我也很乾脆就來拍攝屁股,皆大歡喜」15。這兩作品〝士兵〞和〝母豬向前行〞表達完全不同的理念,〝士兵〞作品描述台北後車站的故事,同一底片洗印出30張作品,透顯差異性的特質,作者串起遙遠的記憶,讓時空變換交疊重複影像,主觀意識導引著觀賞者,雖非如此強烈,但隱藏壓迫的情感,無論何時隨處可見。〝母豬向前行〞已去除主觀的認同,只是拍攝的情態,流露一種沒有意向的意象。攝影傳統格式,須有攝影者主觀的詮釋意識,張美陵作品的表現,卻是漸漸淡化主、客觀的區分,使觀賞者感受到一種主觀的析離,雖有些抽象不真實,但容易散發情感的執著。作品生命不只是技巧或理念的表達,另情感也是重要的因素,理性、感性二者兼有,才可能是一張好作品。「台南1983」的作品,作者的說明:「這是我去美國學習攝影之前的作品,是不是少了些洋味,多了些土味?記得那是台南海邊,確實地點不復記憶。然而,那天的夕陽斜照,人影憧憧的情景,卻是恍如昨日。看了這照片,深深體會到,二十多年的時光只不過是一眨眼的瞬間」16。從這些語言,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位攝影家,對生命影像的捕捉,自然流露出無奈遠逝的情懷。

    郭英聲,曾就讀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電影系。1971年參加〝視覺藝術群〞

(V-10)團體,並參展在凌雲藝廊舉行的「現代攝影-女展」。2004年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其作品「隱藏的記憶溫度之1-之9」,所提供的創作理念:「記憶對我而言,是種行進的概念,從不同空間轉換不同空間。因而,出現在眼前的景物,很快便會融入過往曾經。我眼底所呈現的,也時常貫穿記憶裡的某段心情,那情境宛如赤身擁抱的體溫,深刻而無法言喻。我生命記憶中的無數片刻,在異國他鄉和夢境裡的鄉愁不斷轉換。在那樣的時刻裡,我遇見內心深處的風景。不管景物是動是靜、有聲無聲,都成了隱藏的記憶溫度」17。一段很美的自我體驗文字。從作品之1攝影者帶入駕駛前座的景象,一張景物呈現的作品,卻隱藏著流動的空間轉換,接續的景物產生段落式的告白效應,作者主觀顯示的意象變化,並沒有強制觀賞者須如此的跟隨,當回到平坦的道路面上,好像迴轉深遠的無窮盡,又將是新意念的扣環,不是故事的故事,再度沉默的演出。「我生命記憶中的無數片刻,在異國他鄉和夢境裡的鄉愁不斷轉換」。此句詮釋帶給我們一種浪漫無限的想像,攝影的組合意境,不只是單獨切口,當下接續著真實的虛境。讓我們閱讀到作者隱藏在景物動靜之間記憶的殘像。新攝影和傳統攝影二者的差別,不在於攝影技巧的表現,而是於影像鏡頭的擇取,有如錄影的停格,雖是靜止但含有移動的機制,接連性的意象使作品故事充滿全體。因此認為不只是停格於鏡頭的影像,才是攝影。

    姚瑞中,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理論組畢業。作品主要在討論人類存在的荒謬虛假。1998年〝人外人系列〞,其創作理念:「拍攝大量人工化贗品,仿人的假玩偶和被不知名力量破壞的人為物,探討一種奇特的台灣文化現象,即外在虛假閃亮,內在卻是孤獨虛無,而人性的出口不再透過『人』,而是經由『偽神性』和『獸性』這兩種管道,成為慾望逃逸的出口」18。人是很複雜的動物,我們可能無法清楚說明「人」到底是什麼?。存在主義者將傳統認知人的觀念,本質先於存在,轉換成存在先於本質。喪失本質的存在,就像晾在山頭,隨風飄蕩空洞的衣裳。人性不具有人的特質,只是一些動物本能的直接流露,沒有善惡區別,剩下空殼欲求,吞下所有一切活著的物體。生命空間被壓縮成為扁平無間隙的介質。「而這次『人外人』系列則在探討一種完全寂滅的狀態;拍了許多人造的玩偶、殘缺的神像、肢解的獸體及龐大的斷壁殘垣被未名的力量所破壞。以這四組來交叉共織成一個意象一完全沒有『人』的世界。刻意挑選一些虛假的、贗品的人製物品,人在面對這個未知的廣大世界,其實一直充滿著不安和恐懼,於是我們創造了具象的神和獸,藉此來認知自己的『人性』,並以此作為那潛藏於人性慾念下『獸性』的託辭……」19。這裡我們可看出作者對於人性,已先有獸性的區分。我們知道,傳統對人性有〝性善〞、〝性惡〞、〝性無善惡〞三種不同說法,〝性善〞的說法是對人性的肯定,一般認知〝善〞是在道德的層次,但有些學者認為〝性善〞的善不只是道德面,提高至形上意義。而〝性惡〞則是於一般道德所涵蓋的範圍,獸性就於此見出。〝性無善惡〞即認為人性本無善惡可言,一切的變化都是受到後天影響,為善為惡決定在生活環境。人性詮釋的異同會有不一樣的作品表現,〝人外人〞系列清楚撕開偽裝的人性,雖然赤裸裸呈現,我們依然藉由虛假的外貌,引導自己肯定人性。「……我試著將這些照片染成像從廢墟中挖掘出來的檔案,似乎經歷過莫名的浩劫,但又處理得有些虛假,使人產生對真實的錯亂,造成刻意的一種距離感……」20。真實和虛假,如果透過〝距離〞的解釋,可能二者會有非常不同的表現,真和假有時非是我們所能區分清楚,何真?何假?因為距離的遠近都會影響我們觀察事物的確實性,唯有最適當的距離才是事物真實的α點,離開此點將漸失焦無法清晰可見,雖然模糊也是一種表現方式,但事物真實與否,是不能容許過多的凝滯不清。姚瑞中的〝人外人〞系列,藉著否定來肯定生命的存在,虛擬的生命,竟可以理所當然穿越全體的真實,使我們覺得多麼的混亂,多麼的孤寂。扭曲的身體,轉換為冷漠的靈魂;變形的情感,轉換為傷殘的肉體。交互的不可能將永遠成為真實存在。

    章光和,紐約大學NYU藝術碩士。1994年植物誌創作系列自述中,對於攝影的說明:「攝影原本只是真實的替代品。但是人們因為太相信攝影,太依賴攝影,所以它儼然變成真實的化身而取代了真實。我們凡事只講求眼見為憑,攝影的真實自然難以抗拒的」21。攝影的真實,是否即是本體或現象的真假?這問題是有些爭議,一般來講應只是現象的真假層次,不會在本體和現象兩層次的差異。當然,我們很容易受到假象的影響,攝影作品是利用光影的效果呈現的圖像,因人們的情感投射,常將這些圖像當作真實意境。但攝影所具的真實性,卻客觀的存在,此是影像的真實,沒有任何詮釋資訊,如何使作品的表現,詮釋是很重要環節。「……章光和的攝影作品強調攝影的『本質』,追問『攝影是什麼?』而不是攝影拍什麼……攝影其實是一種改變與創造現實的媒體」22。這些文字直接回答了,質疑他的作品為何能被國家美術館典藏。章光和在〈非直接攝影創作構思方法系統之研究〉對於“非直接攝影的定義”說:「所謂直接攝影或純粹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是以照相機為工具,把外在的實物攝入底片,然後藉由直接印相或放大的方法來完成照片,而這過程中間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手法介入。這種純拍照的攝影行為,傳統悠久,自然散發它攝影本質傳統的美。而相反於此的所有現代攝影創作方式,例如翻拍、拼貼、影印、電腦處理、多媒體混合等等,只要在直接呈像過程中簡化,或有加入任何其他手法技巧,則我們通通定義為非直接或另一類(Altermative method of pho-tography)的攝影」23。另類攝影的表現,和傳統攝影很不相同,有些傳統攝影家並不接受這樣的表現技法。但是否可考量從不同角度表現攝影,就如我們使用數字〝1〞和數字〝一〞,都是相同意義的表達,不會有人說這是不同的認識意涵。傳統攝影和另類攝影,用此看法應可以接受,甚至是擴充攝影的領域。

    有人認為攝影作品可分為作品及詮釋二部分,而且二者是保持著均衡的形勢是否詮釋可以引導創作,或創作才是真正見真章的地方?很弔詭的問題,需要做深入思考,也許會有一滿意的解答。「對章光和而言,攝影不只是光線留存於底片的過程,而是整個成像過程的總集合;攝影也不只是獵取鏡頭前的一切,更應延伸到鏡頭可觸及以外的領域……章光和的中心觀念是:『攝影是什麼,而不是攝影拍什麼。』『我的作品是向另一種時間挑戰,向攝影本質挑戰,向攝影的存在挑戰。人們不太注意眼前的東西,以為攝影可以代替一切、製造一切,攝影就像是自然的替身一般,備受人們信服』」24。

    陳順築,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洋繪畫組畢業。在他作品中,很引人注意的,是於2004年所創作「風中的記憶:正月初三」。這件作品是一張普通家庭的〝全家福〞,用許多鏡框組構而成,切割式的表面,使得鏡中人物好像陷入鐵籠內,又像是漂浮在空氣之中,顯出非常不安定的狀態。陳順築的網頁,對於創作理念的敘述「在陳順築作品中的概念的確提供一_得我們省思的方向,我們社會中,藝術已變得僅和客體有關係,卻同個人或生活無關,藝術淪為專業者的代碼,是稱作藝術家的專業所從事的。而為何不能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件藝術品……」25。

    藝術的發展有所謂純藝術的出現,藝術和生活不相干,就像有些美術館懸掛這圖像,或做一些科技的展示,藝術家成為主要角色,一般大眾只是他們創作的媒材,藝術表達冰冷隔絕的產物,藝術是藝術、民眾是民眾,二者沒什麼交集。藝術是生命的表現,如果脫離此範疇,欠缺生命的藝術?應該是毫無意義的裝飾品。

    充滿〝家〞的味道,陳順築作品常常圍繞此主題內涵,陳韻如〈往日情懷_看陳順築的「四季遊蹤」〉:「作品呈現的雖是陳順築對於澎湖家鄉的感懷,以及對於家族記憶的呈現,但一方面,也是以澎湖為台灣發想的延伸,這些照片呈現的是台灣多數家庭生活,家族聚會、婚宴的場景、旅遊紀念照的拍攝方式、紀錄孩子成長時光的照片,超越時空至今,在多數台灣的家庭生活,我們擁有相似的回憶與生活方式」26。喚醒我們深藏或遺忘已久的記憶,經由圖像的建構,流露共用的理解意象,藝術不再是分歧模糊的語言,而是層層釐清事件的發生,以理性結構,卻是感性激情的奔放。〝人〞雖然被制約在層層規範中,但是我們仍是完全的自由,因為生命本身並不受到規範所限定,藉由情感的溢流,這裡就是自由所在。不需任何藉口,存在是真實虛假的統一,只是單純淨化的藝術體。

 

肆、空無對話-攝影解放的潛在(攝影、非攝影)

 

    人的生命充滿錯誤,因為人們常堅持己見,無法容許太多別人意見,這是我們生命中沒法避免的宿命。錯誤的累積,讓人們對生命產生偏曲的認識,甚至以為生命原來就是如此,漸漸區分存在自我和非存在他者,自我是孤獨無助,他者只就是別的他物,這種疏離的結果,就像踏進無底的深淵,生命漸漸失掉光彩,灰色成為唯一的色彩,沒有對談、沒有溝通,甚至沒有應有的瞭解對話。乾枯的眼神,卻是最有生命的凝視。無內容的對談,仍充滿著有意義的教誨語言,聽不完也講不完。矛盾中追求真理?並沒有對錯,但皆是無名的弔詭。佛家說:「回頭是岸!」可是往前行的人群,連回首一望都是奢侈的妄想。他們已經遺忘了存在的真實,抓住短暫的虛無,煞那!留住顯現的影像。

    台灣攝影的發展,在1895年日本人統治台灣,因應軍事需要,大量拍攝台灣地理、人文做成紀錄,以便管理需要,尤其對原住民的拍攝紀錄相當多。1905年以後,社會漸漸安定下來,寫真館出現,表示民眾對攝影有所認識和接受,這時期以肖像或家族合照為主。寫真館的發展帶動,影響攝影在台灣的發展,漸漸有些人開始學習攝影,以攝影維生及培養自己的興趣,例如張才、李鳴鵰、鄧南光、林壽鎰等人,後來成為台灣攝影發展的奠基角色。1949年政府遷台,追隨政府來台的攝影家(郎靜山為代表),也 帶來新攝影觀念和沙龍風格的作品,並以攝影學會的型態出現,台灣攝影團體日益增多,也是此時的特色。70年代,鄉土運動的發展,影響到攝影的領域,出現許多人文關懷的作品,寫實報導為這時期的主流。出現許多主題式的作品,如王信「蘭嶼」系列、阮義忠「八尺門」、黃則修「龍山寺」等,而V-10(視覺藝術群)的出現,可說是台灣攝影發展的一高峰期,使台灣攝影更加精采。日後由歐美回國的攝影者,不但帶來歐美的攝影觀念,也帶進許多新的技術和攝影器材,電腦的應用,致使攝影走上多媒體數位化的發展,讓台灣攝影出現新面貌和方向。

    新攝影沒有團體群組,卻有精采的個人風格。游本寬(人本思想)、張乾琦(人現象探討)、李小鏡(變形理念)、蔣載榮(真實的假象)、黃子欽(懷舊情懷)、張美陵(無意向的意象)、郭英聲(浪漫無拘的感覺)、姚瑞中(人慾的掙扎)、章光和(攝影的反思)、陳順築(家族的冥想)。從這些個人的風格組合起來,我們得到新領域的意涵,不如說是其特色有多媒體的應用、攝影觀念的教育傳達、數位攝影的興起、攝影本質的探討。

    新攝影作品,出現多種媒介體,拼貼、塗污、沾粘及借用等技法,以觀念藉著攝影表現,沒有光線、色彩或焦距問題。攝影不再是某階段的定格,其所討論是人的現象,脫離人就失掉攝影本質,明證藝術即是生命的表現。欠缺人的藝術,是否可稱是藝術?因此攝影是人的攝影。從這角度切入,可說明攝影不只是單一的停格作品,其可使用多重媒材,多數格式,表現出我們對人、事、物等的感覺,以觀念表達確定和模糊的意念,整合面對影像的判準建構,解讀詮釋攝影的本質,使台灣攝影發展能導入新場域,也可連結傳統攝影的精髓,揚棄舊有侷限,漸進式浮現出新攝影意象。

    攝影創作過程可分解為觀看、詮釋及顯現三環節,觀察和詮釋是攝影家在創作時,自己的一種創造行為,沒有第三者可以參與或依靠他者,而顯現則是前面二環節過程的結果,此階段就須有他者的加入,例如對作品的評論及敘述說明的工作。如果作品有所爭論,應該是在顯現這環節,但是顯現只是攝影者創作時最後的表達,無論是否確實或依循傳統,這都不影響創作的意涵。藝術的發展也是重視創作的過程和內容,最後的顯現只不過告訴觀賞者,創作品即是如此這般。所以在顯現的爭議,其意義並不很大,相對的,如能看成是該藝術種類的延伸擴展,接受新領域的創新,就以攝影來說,是非常有活力的表達。不拒絕新的創作,轉變並不是否定過去,而是走向未來,新攝影帶來新的可能,這可能解放了台灣攝影的停滯,雖有些跳躍,但卻是台灣攝影新的生命影像,攝影、非攝影皆是攝影,將攝影領域展延到更寬廣的境地。此展延不是無限往前奔去,是須返回承接台灣攝影的傳統,因其是所有於台灣發展的攝影土壤,沒有根本的攝影可能會像曇花,開花後無法結果。浮萍式的飄蕩雖浪漫,終究還需要靠邊上岸,才是真正的充實。回到台灣攝影,此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安於舊法,也不怕創新,結合二者正是台灣攝影應有的趨勢和方向。

 

注釋:

1、這種分類方法並不很正確,因為一位攝影家的作品表現,會因階段的不同而

   有所差異,但為了方便論說不得不作如此分類。

2、郭力昕(2003)〈「台灣新郎」在美國_兼談游本寬近年的影像創作〉。

3、游本寬(2001)《真假之間_游本寬閱讀台灣影像系列之一》出版前言,國

   立交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游本寬。

4、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張乾琦。

5、葉謹睿(2004)〈過去、現在與未來_李小鏡〉藝術家雜誌(VO1_353)。

6、指導老師蔣載榮、責任編輯ANAN〈蔣載榮老師專訪_紅色系列Red

   Series〉。

7、dengmomo的影像世界,關於影像的點點滴滴。

8、2004-2007蔣載榮攝影個展「台灣橫著看_真實的假象」邀請函內文。

9、2004-2007蔣載榮攝影個展「台灣橫著看_真實的假象」邀請函內文。

10、「大同新世界、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網頁,藝術家介紹,黃子欽。

11、ZABU雜舖居酒食堂:記憶標本1998-2006<br>黃子欽的影像裝置展網頁。

    原文轉載自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12、準建築人手札網頁「流浪教室」黃子欽裝置個展。

13、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1976)《西洋哲學辭典》,400-401,國立編譯

    館、先知出版社印行。

14、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張美陵。

15、參閱Searching for photoqraphic art  張美陵。

16、參閱Searching for photoqraphic art  張美陵。

17、郭英聲〈隱藏的記憶溫度之1-之9〉創作理念,國立台灣美術館藏品基本

    資料表。

18、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姚瑞中。

19、李向華訪談錄採訪整理〈孤寂之外無他-姚瑞中「人外人」攝影個展〉。

20、李向華訪談錄採訪整理〈孤寂之外無他-姚瑞中「人外人」攝影個展〉。

21、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章光和。

22、章光和〈攝影解讀的潛像〉Khv.shu.edu.tw/text51.html網頁。

23、章光和〈非直接攝影創作構思方法系統之研究〉暗房終結者網站。

24、莊靈(2006)《看見世紀光影-台灣攝影二十家1928-2006》,162,台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

25、陳順築網頁(http://www.etat.com/itpark/artists/shuh_chu/artist.htm)。

26、陳韻如〈往日情懷-看陳順築的「四季遊蹤」〉News.etat.com。

 

參考資料:

1、郭力昕(2003)〈「台灣新郎」在美國_兼談游本寬近年的影像創作〉,游本

   寬的網路空間。

2、《新台灣》第250期雜誌。

3、dengmomo的影像世界,關於影像的點點滴滴網頁。

4、2004-2007蔣載榮攝影個展「台灣橫著看_真實的假象」邀請函。

5、李向華訪談錄採訪整理〈孤寂之外無他-姚瑞中「人外人」攝影個展〉。

6、博物館系列作品_顛覆攝影本質的另類攝影(章光和攝影作品分析)。

7、章光和〈攝影解讀的潛像〉。

8、陳韻如〈往日情懷-看陳順築的「四季遊蹤」〉News.etat.com。

 

參考書籍:

1、游本寬(2001)《真假之間_游本寬閱讀台灣影像系列之一》出版前言,國

   立交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游本寬。

2、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1976)《西洋哲學辭典》,400-401,國立編譯館、

   先知出版社印行。

3、莊靈總編輯(2006)《看見世紀光影-台灣攝影二十家1928-2006》,台北

   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

 

 
     
   
     

版權宣告 本網站之影像與內文,其著作權皆為台北攝影學會所擁有,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請求內容授權,請與我們聯繫!photo.tpe@msa.hinet.net

台北攝影學會 電話:(02)2542-9968  傳真:(02)2542-9965 陳小姐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