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文章
       

 

閃光燈的運用

 

 

張照煥

台北攝影 #540期

〈閃光燈的運用〉                             撰文◎張照煥

 

 

前言

    數位相機普及的今日,閃光燈由過去的「視個人需要再決定添購與否」的「附屬裝備」,升級成每一部機身都附內置小型閃光燈的「標準裝備」,如何將閃光燈適當的運用與正確的操作觀念,也就顯得更加的重要,尤其數位相機單張影像的紀錄,ISO感光度可以隨意調整,不像軟片時代,整捲36張必須在相同感光度的限制下,是否還需要添購外置大型閃光燈的考量,「預算」已經不該再列為首要決定因素;相反的,內置型閃燈與機身共用電源的續航力、廣角鏡頭與內置型閃燈輸出角度的限制、以及是否需要解除機身「同步快門」的高速影像拍攝⋯⋯等,才是添購外置大型閃光燈與否的決定因素。筆者原登載於454期「台灣攝影」的文章,再次提供給予同好們分饗,大家一起來好好地給它切磋切磋、研究研究!

    「光」是攝影紀錄的基本要素,物體藉由光的反射情況,相機才能把影像紀錄呈現於底片或CCD、CMOS感光元件上,故善於瞭解各種類的光,並加以運用,方得以顯現主體明暗、色彩、質感、形狀,並進而增加畫面的美觀與完整性。光的種類一般分「自然光」與「人工輔助光」二種,而閃光燈是攝影時最主要的人工輔助光源,通常需要使用的時機有下列幾項:

1.光源不足之室內活動:閃光燈一般為攝影時主要光之來源。

2.天氣不良或快門過慢之場合:無腳架或速度低於安全快門時。

3.夜間攝影:閃光燈當「主光」時應正確計算指數(G. N.);當「輔助光」時應

  酌減1/3至3EV值。

4.高速影像的凍結:一般閃光燈並無支援此種功能,需搭配高速同步專用閃光燈。

5.過強反差之補光:艷陽白天背光之主題、逆光攝影、陰暗處曝光修正(酌加減應啟動曝光補償)。

6.人像創意攝影:背景加深、頂光花臉修正、眼睛補亮點⋯⋯等等。

    由於閃光燈是一種瞬間光,無法用眼睛預見判斷結果,故對光線「量」與「質」的掌控更形困難與不易,所以對閃光燈的原理特性以及各項操作功能,實有必要花更多時間去瞭解熟悉。

一. 原理:

  閃光燈打開電源開關時,變壓器將電池低電流轉變成高壓電,儲存於電容

器內備用。相機在壓下快門時,透過熱靴接點觸發閃光燈電容器裡的高壓電流,在燈泡裡瞬間放電產生強光。

二. 種類:

 現今的閃光燈種類眾多,功能日新月異讓人眼花撩亂。依運用方式大約可分下列三種:

1.手動:每次輸出光量固定,不具調整及測光功能,只能以光圈大小控制曝光,一般皆附有「底片感光度、光圈、距離 對照表」自主挑戰性高創意機動性少,一般搭配手動機身,價格便宜。

2.半自動:自動相機最常使用,亦可搭配手動機身,大多數配備有變焦功能及測光電眼。閃光燈根據反射回來的光線測光而調整輸出閃光值。調整開關通常分「手動」或「多檔數自動」二種可供選擇。半自動閃光燈的「底片感光度、光圈、距離 對照表」通常為可移動式,依據不同的感光度與光圈值的設定,在有效距離範圍內,自動控制曝光。一般的傻瓜相機多屬於此類。

3.全自動:必需搭配電子機身,可分「機身內置閃光燈」與價格昂貴的「外接搭配專用閃光燈」二種。閃光燈發出光線,碰到主題後反射回機身感應器內計算曝光量,當閃燈足夠時切斷電源停止發光。全自動閃光燈,先進的E-TTL需搭配專屬機身,才能使用FP(焦點平面,高速同步)。另外,部分機種提供AF對焦輔助燈「預閃」測試功能,正式按下快門前先預閃,取得基本曝光讀數以先行計算正確閃光燈曝光量。

三. 曝光量計算:

1.閃光燈輸出光線的明亮度,隨著距離的平方成正比而減弱(如圖一)。閃光燈的亮度規格,一般以「曝光指數」(Guide Numbers)表示。例如:21(ISO 50/18)、30(ISO 100/21)、42(ISO 200/24)都是指相同亮度的閃光燈。攝影時「曝光指數」配合主題與閃光燈「距離」而設定正確「光圈」口徑。其公式如下:

               GN 曝光指數=光圈×距離

以圖一為例:

閃光燈曝光指數為16(ISO 100/21)時,距離主題1公尺,則光圈應為F16;距離主題2公尺,則光圈應為F8;距離主題4公尺,則光圈應為F4(隨著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上列公式中「距離」的單位是公尺。距離是指主題與「閃光燈」的距離;不是主題與「相機」的距離,並且距離必需大於1公式才適用。也就是說,一公尺之內的閃光燈攝影(包括micro攝影),明亮度與距離不再成平方比的關係,明亮度與距離直接成反比。另外,上列公式中並沒有「快門速度」。這也就是說,當閃光燈為攝影時主要光之來源時,1/15秒或1/60秒快門對主題明亮都是相同的,因為閃光燈的閃燈時間,不管相機是1/2秒或1/15秒或1/60秒快門,都同樣在1/1000秒以上的瞬間就已經完成。較慢速度的快門,影響比較多的是現場光的多寡(即EV值大小,決定的背景明暗)。閃光燈攝影時如果忽略現場光測量,漂亮的背景(例如人物後方的黃昏晨景、宴會場),大概都變成曝光不足的漆黑一片。拿著單眼相機、頂著「攝影學會」的大招牌,一副pro的模樣,事後卻交不出像樣的活動相片來,不是鑽地洞就可以解決的,抓去撞牆有人都還會覺得太便宜你咧!

2.感光度與曝光指數(Guide Numbers)換算倍率為1.4。(如表一)。例如:使用(ISO 100/21)感光度「曝光指數」為28之閃光燈;改用(ISO 200/24)感光度時,「曝光指數」成為40(GN=28x1.4);改用(ISO400/27)感光度時,「曝光指數」成為56(GN=28x1.4 x1.4);改用(ISO 50/18)感光度時,「曝光指數」成為20(GN=28/1.4)。也就是說,當閃光燈「曝光指數」太小時,可以改用「提高感光度」來解決。一般「機身內置閃光燈」雖然屬於全自動型閃光燈,使用上非常方便,但由於閃光燈電源來自相機供應,所以GN值設計並不會太高,大約在12(ISO 100/21)左右。當光圈為F4時,有效閃光燈的距離只有3公尺,大型的場合通常不太夠用,重要時機把長官拍成曝光不足的黑臉,代治就大條啦!如果將感光度提高3級,「曝光指數」變成34(ISO800/30)(GN=12x1.4 x1.4 x1.4),當光圈同樣為F4時,有效閃光燈的距離變成8.5公尺,已經不輸一顆「外接專用閃光燈」的亮度,功能上只差「高速同步快門」限制。不想多花五千一萬的高價買一顆「外接專用閃光燈」的同好,可以考慮考慮。

3.同步閃光時多個閃光燈或閃光燈多次曝光之調整值。(如表二)一般在商業攝影較常見。

4.不可過於依賴GN值計算出來的結果,該數值僅能夠供參考而非絕對準則,因為「變數」其實還是很多,例如:回電時間是否充足、電壓是否降低、熱靴接點是否正常、溫度是否適當、背景是否反光、矯正值是否調整⋯⋯。閃光燈經過不斷「測試」與「拍攝的經驗累積」事實上更可靠。說到這,也許有人會覺得「曝光量計算」弄了半天還「不見得可靠」,挖哩咧#?○※!但「曝光量計算」就像做學問一樣,「不算知識,也算常識」、「必需要懂,通常卻用不著」。

四. 閃光燈性能:

1.閃光燈同步快門:相機受到快門簾構造的限制影響,窗幕與閃光燈在開啟配合時,所容許的相機最高快門速度。早期約僅有1/30秒,今日隨著窗幕合金材質的改良,運行方向的改變(由左右改上下),已經可達1/125秒至1/250秒或更高的快門速度。具備FP焦點平面功能之機身,更可達1/8000秒之高速同步。例如Nikon相機F90x搭配SB-26專用閃光燈,高速同步可達1/4000秒;Canon相機EOS 3搭配550Ex專用閃光燈,高速同步可達1/8000秒;Minolta相機700si搭配5400Hs專用閃光燈,高速同步可達1/8000秒。

2.廣角角度:配合鏡頭焦距,調整閃光輸出角度與範圍。

3.燈頭調整:使用跳燈拍攝法時,輸出方向可分15度至 90度各種角度及左右旋轉。

4.色溫:閃光燈輸出光源一般為標準色溫。

5.循環回電時間:受輸出光量而影響其快慢,一般來說,鎳鎘電池較快,鹼性電池較耐久。

6.第一快門簾同步與第二快門簾同步:在慢速快門時,提供自主創意的閃光時機。

7.電源自動切斷裝置:暫停使用較長時間時自動關閉電源,節省電力。

8.曝光正確顯示燈:閃光燈曝光正確時,燈號會亮起數秒顯示。

五.特殊用途:

   1.微距閃光:『視差』現象明顯,可使用環形燈克服,閃光燈的明亮度與距離

    成反比關係。

   2.水中攝影:因為水和空氣的折射率不同,故其距離應用「目測距」 而非實際

    距離(即實距少25%左右)。

   3.跳燈拍攝法:即『反射閃光法』其距離的計算為閃光燈到反射面與反射面到

    主體之和,而光量應依反射面明暗與顏色,增1-3級補償。反射面顏色會

    反射到主體上,所以顏色應謹慎使用。

   4.全面閃光法(Open Flash): 相機使用B快門,以多次閃光燈閃光的創意拍攝

    方式。

   5.有色的閃光(Coloured Flash): 使用濾鏡、玻璃紙、薄紙、塑膠袋置於閃光

    燈前,調整輸出。

   6.創作的拍攝手法,例如:創造對比(Creative Contrast)、高色調(High Key) 、低色調(low Key)

六.閃光燈使用注意事項:

   1.確定正確的曝光指數、光圈、快門、距離、感光度、與應該考慮的矯正值,

    如果計算過於複雜,可以用測光錶連結讀取,再行拍攝。GN值小,可改

    用高感度軟片或增感顯影。

   2.注意反光,過強的反光體前面,應該避免正面打光。例如:玻璃、電視、

    櫥窗、鏡子等。

   3.選擇背景,然後以EV值,決定背景的明暗(光圈不變,改變快門調整EV

    值)。

   4.注意陰影位置,閃光燈置在相機正上方時,陰影在下方;改為直幅拍攝,

    陰影在側方。

   5.鏡頭遮光罩可避免不需要的反光,但使用機身內置閃光燈時若有遮擋應卸

    除。

   6.擴散式打光:燈頭前加上描圖紙、白色絲襪、壓克力板、磨砂玻璃……可

    減低反差,柔化主題;但如改變發光面積,以反射方式打光(跳燈拍攝法)效

    果更佳。反射式打光應精準測光,攝影棚內經常使用,效果較擴散式打光

    佳。

   7.當色彩再現十分重要時(如商品、打樣),須注意『互換不依定律』即光

    化學色彩平衡。

   8.避免拍攝人像的紅眼,可以將閃光燈正面光改為側面光;或者啟動「預閃」

    縮瞳孔功能。

   9. 宴會用餐圓桌、三列以上團體照,主題前後差距大時,為避免明暗不均,應增加拍攝距離以改善「前排太亮、後排太暗」的畫面。

   10.注意曝光量的矯正。需增加的有:深色、夜間室外、廣大空間、無反光面。應該減少的有:小房間、淺色壁、有外光線之室內。

   11.使用慢速同步時應該使用三腳架,背景的曝光量決定於快門速度和光圈

     設定(EV值)。

   12.低溫時,電池備一組保暖,輪流使用。

   13.影響輸出GN值因素A.電池電力不足B.回電時間不夠C.溫度高低。

   14.使用手動閃光燈加濾鏡時,需要作曝光補償。

 

底片感光度與曝光指數倍率 對照表【表一】

閃光燈數量或閃光次數

 

2

 

3

 

4

 

5

 

6

 

7

 

8

 

16

光圈應縮小級數

1

1.5

2

2.25

2.5

2.75

3

4

距離應增加倍數

1.4

1.7

2

2.25

2.5

2.75

3

4

曝光指數之乘數

1.4

1.7

2

2.25

2.5

2.75

3

4

 

 

 

 

 

 

 

多個閃光燈或多次閃光之調整值【表二】

 

 ASA

1600

800

400

200

100

50

25

DIN

33

30

27

24

21

18

15

倍數

4

2.8

2

1.4

1

0.7

0.5

曝光

指數

112

80

56

40

28

20

14

 

 

 

 

 

 

 

 

圖 一

    F4                  F8       F16       GN=16

                                                                      

                

   4公尺            2公尺     1公尺       閃光燈

 

 
     
   
     

版權宣告 本網站之影像與內文,其著作權皆為台北攝影學會所擁有,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請求內容授權,請與我們聯繫!photo.tpe@msa.hinet.net

台北攝影學會 電話:(02)2542-9968  傳真:(02)2542-9965 陳小姐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