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文章
       

 

見證 Eyewitness-台灣早期攝影記者攝影作品展

 

 

楊永智

台北攝影 #592

〈見證 Eyewitness

台灣早期攝影記者攝影作品展

撰文◎楊永智

 

 攝影記者這行業是非常特殊,就像台灣第一代攝影記者有《攝影老頑童》之稱的秦凱說;「我一生從事攝影工作很快樂,當攝影記者,就好像是坐在第一排看戲,是何其幸運及快樂。」

    美國著名的戰地攝影師 James Nachtwey 說過;「我是一位目擊者,我拍過的這些照片是我的《見證》,我用影像紀錄了歷史慘痛事件,我們不要忘記這些教訓,也希望人類不要重蹈覆轍。(I have been a witness, and these pictures are my testimony. The events I have recorded shouldnot be forgotten and must not be repeated.)」

    但是人類的歷史悲劇還是不繼在重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人類從歷史上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上得到任何教訓!」。但James Nachtwey還是始終堅信《照片可以改變世界》。

    台灣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攝影記者,部分都已經逐漸凋零了,就像麥克阿瑟的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這些攝影記者前輩們,目擊台灣的歷史用相機紀錄了下來,他們是台灣歷史的見證者,他們的照片影響及改變著這個社會。

    新聞攝影在紊亂的時代及變動的社會中,都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中國最早建立的新聞攝影機構是《中央寫真通訊社》約在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之後1920年左右成立,再來就是1927年中國攝影學會新聞部在上海成立,向國內及國外的報紙和雜誌開始發稿供給新聞照片,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陷,當時局勢動亂報紙、畫報刊物都加強了圖片報道,新聞攝影機構也紛紛成立,到三十年代初期全國各地已達數十家。國民黨中央宣傳處,也成立國際新聞攝影社,外國人也辦了一個叫《萬國新聞通訊社》,向國內外媒體供給新聞照片,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王小亭,就曾經在這裡當過攝影記者。

    早期的報刊雜誌,都是找照相館的攝影師來拍照,中國第一個可考的攝影記者為在1907年上海的《神州日報》有一個署名李少穆攝影的新聞照片,武昌起義時開照相館的李白真,拍了不少戰爭的照片,是最早的戰地攝影記者,而1927年《時報》聘請唐鏡元、郎靜山、蔡仁抱等人為專職的攝影記者。

    台灣有攝影活動,大約是在1871年4月,英國攝影家湯姆生來台灣拍攝南台灣一帶山水、河流的風景、人文等,1937年台灣有一個叫《台灣畫報》創刊。
1943年,〝台北總督府官房情報科〞舉辦第一屆〝台灣登錄寫真家〞,應徵人數300多人,堪稱是台灣第一代寫實攝影家的大匯集,入選的攝影家可以獲得當時台灣最高行政機構頒發的獎章,美其名是給其榮譽,實質上是要統制管理在台灣各地拍照的業餘攝影家,也可以防止他們從事情報活動。

    台灣第一個攝影記者可能是陳耿彬,1934年當時日治時代在台灣中部的《台灣新聞社》寫真部擔任攝影記者及製版照相部工作,他以寫實攝影見長,1938年陳耿彬年僅十八歲就擔任寫真部主管工作,1940年陳耿彬二十歲獲台灣總督府登錄第08號攝影家榮銜(台灣第一人)。

    蔣時英是蔣渭水第四個兒子,他在日治時代的《每日新聞》但任攝影記者,後來被派到菲律賓隨日軍採訪,1944年在採訪麥克阿瑟和日軍之間的戰役時失蹤,直到1945年8月二戰結束後仍然下落不明。

    1946年從上海《中國生活畫報》派來台灣的攝影記者王之一,在著名的228事件發生時,他與民間攝影家張才,同時記錄了228事件現場群眾抗議及搗毀官署、台北戒嚴、民眾死傷等照片,王之一將這些照片寄回上海中國生活畫報,中國生活畫報以「台灣事件號外」登了出來,因為張才後來將其底片燒毀,現在有關於228事件的現場影像,只剩下王之一拍的照片。

    台灣1950年代的攝影記者,因為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當時最著名的戰地記者王小亭、1900年出生從小在北京長大讀書的王小亭,在華人攝影史上是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他在1937年抗日戰爭所拍的〈上海火車站鐵軌旁哭泣的嬰兒〉舉世聞名,估計全世界至今有數億人口看過這張照片,這張照片也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讓全世界瞭解日本侵略中國的真面目,王小亭用鏡頭冒著生命的危險,紀錄下了中國北伐、抗戰、西安事變等中國最動盪的時代,王小亭是中國早期的戰地攝影記者,也是聞名國際的中國新聞電影記者,他所拍攝30年代動盪中國的影片及照片都是世界上僅存的紀錄。王小亭後來是美國米高梅電影當駐台特派員。

    這時另一位戰地攝影記者郭琴舫也來到了台灣,郭琴舫也進入了中央日報當攝影記者,他成為當時的報紙的第一位專職攝影記者,曾經是國際拳擊賽冠軍有「閃電手」稱號的郭琴舫走入攝影記者這行業,用相機見證了中國對日抗戰。他出生入死、冒著猛烈的砲火背著相機獵取鏡頭,他的照片刊登在報刊後,引起全國震撼,大家同仇敵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抗日,也讓不少愛國青年從軍加入抗日行列,郭琴舫是當時少數不畏生死的戰地攝影記者。

    在此之前台灣的報刊、雜誌的攝影工作,大都由照相館或是民間的業餘攝影師兼任,這時國民黨所屬的中央通訊社攝影部也遷到了台灣,也帶了不少人員、攝影器材、資料底片檔案等,而中央社攝影記者秦凱、鄧秀壁、秦炳炎、馮國鏘等人也自南京來到台灣。

    當時台灣的媒體不多,攝影記者也不多,到了1958年八二三金門砲戰爆發,各報刊非常重視,紛紛派了攝影記者前去採訪,世界國際媒體也蜂擁而至台灣,此時金門砲戰的照片大量登載在報刊的版面,當時在中國勞工通訊社的姚琢奇,也多次到金門採訪,其拍的照片受到徵信新聞報老闆(中國時報的前身)余紀忠的賞識,挖角到其報社當攝影記者。而當時身兼三個國外媒體駐台特派員的張廣基,也帶領著國際媒體多次進出金門砲戰,採訪蔣經國巡視金門砲戰戰況及為守軍打氣。張廣基在當時為合眾社(UPI)、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美國時代生活雜誌(TIME LIFE INC.)採訪,將台灣的新聞傳播到世界,他成了當時台灣的世界窗口。

    八二三金門砲戰期間在1958年9月26日一艘搭載8名中外記者前往金門實地採訪八二三炮戰的海軍陸戰隊水陸兩用運輸車 (LVT艇),在共軍炮火猛烈攻擊下,駛往金門料羅灣中熄火沉沒,造成新生報徐搏九、中華日報吳旭、攝影新聞報傅資生、徵信新聞魏晉孚、日本讀賣新聞安田延之、韓國時報崔秉宇等六名記者和3名戰士溺水失蹤,只有青年戰士報嚴重則、日本共同通訊社奧戶忠夫兩人生還,其中攝影新聞報傅資生台灣第一位殉職的攝影記者。

    八二三砲戰前後,台灣的媒體開始重視照片,也紛紛聘請了專職的攝影記者,愛好攝影的陳蘆隱,從業餘攝影轉為新聞攝影,先是創辦《聯合攝影新聞社》提供圖片給報社及雜誌社,後來認為從事新聞工作,最高的理想就是辦報紙,於是在1956年創辦了《攝影新聞報》。曾經是逃難的學生伊夢蘭,偶然機會到攝影新聞報當攝影記者,成為台灣第一個女性攝影記者,之後到僑光社當攝影記者。

    後來在聯合電視當駐台記者的黃則修,加入《攝影新聞》當採訪主任,他是當時少數的台灣人從事攝影記者工作。1930出生在台北望族的黃則修,他曾任《聯合國中國同志會》攝影組、聯合電視駐台記者,在當時以沙龍攝影為主流的年代,他首開紀實專題攝影之先河,拍攝《龍山寺》、《野柳》、《淡河漣漪》、《原住民》《澎湖情懷》專題,黃則修勇於突破禁忌是紀實攝影專題的先驅者。

    1962年台灣第一個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成立,政工幹校戲劇系畢業的張敦志考進台視成為台灣第一個電視攝影記者,也開始了他多采多姿的電視記者生涯,他採訪過越戰、跟隋著蔣介石坐小飛機登上美國航空母艦採訪等。由於攝影記者受到各報刊的重視,1965年12月29日,《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由三十餘位攝影記者籌組,假中山堂舉行成立大會,攝影記者從此愈來愈受到官方及民間的重視。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史(中國攝影出版社)、新聞攝影(李緯華)著、影心.直情.張才(蕭永盛著)、餐巾紙的故事(王之一著)、台灣攝影紀事、新聞攝影(莊靈著)、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國立歷史博物館)、幽光黃則修攝影專輯、漢聲雜誌中國攝影專輯、鏡頭的抉擇(閻凱毅編著)、決定的瞬間(閻凱毅編著)、視覺的震撼(閻凱毅編著)、攝影中國(雄獅圖書)、攝影台灣(雄獅圖書)、中國歷史影像(漢聲雜誌)、讀圖時代的新聞攝影論說(中國攝影出版社)、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王雅倫著)、目擊者(中國攝影出版社)、台灣戰後50年(中國時報)、走過台灣一甲子(中央社)、我們的烽火歲月(中央社)、1924-中央社,一部中華民國新聞傳播史(中央社)、珍藏20世紀台灣(時報文化)、台灣發展圖錄(聯經)、時代膠囊(楊基炘著)、秦風老照片館(秦風編著)、朝日新聞報導寫真集(朝日新聞社)、世界新聞攝影解讀歷史瞬間(湖南美術出版社)、攝影報導(浙江攝影出版社)、風華再現(TIVAC)、紀實攝影(李文吉譯)、不合理的行為(李文吉譯)、Photojournalism(The Professionals Approach)、Photojournalism(Life Library Of Photography)、The Best Photojournalism(NPPA)。

 

編者註:

《見證 Eyewitness》

台灣早期攝影記者攝影作品展

展址: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大夏藝廊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31號1樓

展期:2013年6月22日∼7月7日

開幕:2013年6月29日(週六)上午10:30

 
     
   
     

版權宣告 本網站之影像與內文,其著作權皆為台北攝影學會所擁有,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請求內容授權,請與我們聯繫!photo.tpe@msa.hinet.net

台北攝影學會 電話:(02)2542-9968  傳真:(02)2542-9965 陳小姐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164